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12-30 15:33 信息来源:靖州县财政局

目录

第一部分报告(草案)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四)部门预算收支情况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二、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工作

三、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情况

(一)基本原则

(二)编制依据

(三)预算编制基本情况

(四)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六)公开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

(七)“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四、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加大乡村振兴保障,推动农村协调发展

(二)切实落实绩效管理,提升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三)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感

第二部分2023年预算表(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表

2.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表

3.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表

4.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表

5.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表

6.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汇总表

7.2023年靖州县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科目汇总表

8.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目汇总表

9.2023年靖州县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分地区表

10.2023年靖州县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预算表

11.2023年度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公”经费预算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2.2023年靖州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表

13.2023年靖州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

14.2023年靖州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15.2023年靖州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16.2023年靖州县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

17.2023年靖州县政府性债务情况总表

18.2023年靖州县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9.2023年靖州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023年靖州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总表

21.2023年靖州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表

22.2023年靖州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3.2023年靖州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24.2023年靖州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25.2023年靖州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26.2023年靖州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出表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14日在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靖州县财政局林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以审查。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支持下,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高质量新发展要求,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严格预算执行,保持了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全年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300698万元,较上年增加15733万元,增长5.52%。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4173万元,较上年增加15103万元,增长38.66%;非税收入完成19612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6.20%。

上级补助收入完成214049万元,较上年增加11744万元,增长5.81%。其中:返还性收入4511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791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0378万元。

债务转贷收入完成16552万元,较上年减少7992万元,下降32.56%。

调入资金完成13104万元,较上年减少44万元,下降0.33%。

上年结余2820万元。

2.支出情况。全年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300348万元,较上年增加18203万元,增长6.45%。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0246万元,较上年增加3512万元,增长1.32%(具体支出功能科目详见附表)。

上解支出6050万元,较上年增加2321万元,增长62.64%。

债务还本支出24052万元,较上年增加12370万元,增长105.89%。

3.收支平衡情况。收支相抵,结余35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58974万元,较上年减少42012万元,下降41.60%。其中:

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382万元,较上年减少25282万元,下降60.68%。

上级补助收入完成2972万元,较上年增加1425万元,增长92.11%。

债务转贷收入完成37400万元,较上年增加13410万元,增长55.9%。

上年结余2220万元,较上年减少29466万元,下降92.99%。

2.支出情况。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完成58874万元,较上年减少39892万元,下降40.39%。其中:

本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8839万元,较上年减少30521万元,下降34.16%。

基金上解支出完成35万元,与上年持平。

调出资金没有完成年初预算,下降100%。

3.收支平衡情况。收支相抵,结余10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年总收入完成26669万元,较上年增加758万元,增长2.92%。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46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71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490万元。上年结余20209万元。

全年总支出完成25694万元,较上年增加925万元,增长3.73%,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40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22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32万元。

年末滚存结余21022万元。

(四)部门预算收支情况

全年部门预算总收入和总支出均完成269348万元,总收入较上年增长22.64%,总支出较上年增长23.24%。

以上数据均为预计数,实际完成数以省财政批准的2022年财政结算为准,届时再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2年县委、县政府强化债务管理,压实责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化解存量债务。全年新增省级转贷县级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51710万元,全县隐性债务较上年减少17699万元,关注类债务较上年减少17831万元。截至2022年末,我县三类债务余额为357127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6657万元,增长4.89%。经测算预计,我县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于相对安全地区。

二、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工作

(一)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升财政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一是提升财政数据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在一体化系统中实现全县所有单位项目申报、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单位做账等财务工作统一标准、统一格式,规范财政业务流程,为财政管理收集数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各级财政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二是提升预算执行监控能力。一体化系统通过资金性质、政府部门经济分类、支出功能科目等规则全程监控预算指标使用,通过数据自动校验,监控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预算安排资金是否被篡改、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通过提示、预警、拦截业务,提升预算单位积极主动纠偏的防范意识,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到达实施单位。三是提升财务业务自动化水平。一体化系统实现单位部门预算编制、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同时与单位会计核算有机融合,单位会计核算从一体化系统中提取数据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兼容手工调整,进而生成账本、报表。所有财务业务在统一流水线上完成,提升了财务自动化水平。

(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继续坚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按照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目前我县145个预算单位已全部在一体化系统上线,覆盖率为100%。二是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性约束机制,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将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实行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绩效管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项目安排的必备条件,将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对重大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三是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年度综合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绩效好的预算单位和项目资金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进行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资金及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

(三)加强债务管理,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严格落实化债计划。将年度化债任务分解到季到月,落实到责任单位,完成隐性债务化债任务。二是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始终坚持不新增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责任。三是加快平台转型。整合全县国有企业重组成立靖成集团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按偿还隐性债务板块、发展板块和实业板块分设子公司运营。偿还隐性债务板块主要是对有隐性债务的3家平台公司停止运营,仅还本付息,隐性债务偿清后注销。确保实现平台公司转型目标和发展壮大县属国有企业。

(四)实施财源建设,壮大财源主体财源

一是部门联合。按照“党政领导、财税主责、部门协同、司法保障、纪检监督”的财源税收协同治理机制,高位推动财源建设工作。二是挖潜增收。分行业领域开展税收清查专项行动,对全县房地产业、商贸物流业、建筑业开展专项清查;根据税务总局及省、市税务局下发的风险数据进行提醒服务;加大税收稽查力度,针对纳税异常企业开展税收稽查,查补税收。三是培植税源。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培植主体税源,加大骨干税源企业扶持培育力度,不折不扣落实税费减免及留抵退税政策,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依托产业链延伸布局精深加工企业,增强产业税收贡献率。

(五)盘活存量资金,加强财政统筹能力

建立和完善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对本级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部门预算等结余结转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切实加大存量资金收回统筹使用力度,2022年我县共收回财政存量资金9264万元。为盘活我县存量资金,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我县将盘活的财政专户存量资金缴入金库,按照调节余缺、盘活资产、循环使用、厉行节约的原则,加快存量资金的清理盘活,优先用于“三保”等重点保障领域。

(六)紧扣政策抓机遇,争资争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2年争资争项总任务206541万元,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截至11月份已经完成213656万元,超额完成年初任务。今年全县争资争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各单位认真钻研相关政策,制定出紧扣上级政策的好项目,抓住了重点领域,勤沟通、勤跑腿,主动与上级的对接。今后工作中也要积极进取确保全县争资争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情况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中央、省、市财政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财政收支形势,科学编制了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基本原则

2023年,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三保”优先、突出重点,优化支出、讲求实效,硬化约束、防范风险的总原则,优先保障“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着力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支出;把“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压减会议、差旅、培训、活动等一般性支出,压减支出标准过高、政策设计不科学、效果欠佳的项目支出,确保把有限财力用在刚需刀刃上。

(二)编制依据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及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二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三是2023年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四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五是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三)预算编制基本情况

1.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方面。公共预算总收入计划安排29447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47969万元,较上年(计划数,下同)增长8%;上级补助收入计划安排224446万元,较上年增长5.5%;调入资金计划安排21713万元,较上年下降38.88%;上年结余计划安排35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因此,2023年预算草案未包括地方政府新增债券。

支出方面。公共预算总支出计划安排29447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安排278956万元,较上年增长2.37%;上解支出计划安排3500万元,与上年持平;债务还本计划安排12022万元,较上年下降31.85%。

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预算支出计划严格落实保“三保”、保重大风险防控、保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保障措施,做到量入为出、有保有压。

具体项目支出安排如下:

一是全年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安排89151万元;二是全年县直单位运转经费安排55186万元;三是全年基层机关(组织)运转经费安排6538万元;四是全年县级民生配套和专项项目支出安排30372万元;五是全年预备费安排3000万元,机动金安排1500万元;六是全年上级专项支出安排84956万元,专项列收列支;七是全年偿债准备金安排20275万元;八是全年上解支出安排3500万元。

继续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作为单位非税收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其收支预算编入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再单独编制。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方面。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计划安排58178万元,其中:本级预算收入5461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6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0万元。

支出方面。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计划安排58178万元,其中:本级预算支出计划安排22105万元,上解支出计划安排3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计划安排20325万元,调出资金计划安排15713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安排3164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483万元、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158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安排2976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60万元、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4105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为22621万元。

(四)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

2023年预算中,我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85767万元,安排情况如下:

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4027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转移支付收入14307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3020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8817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8517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80万元,生态功能区补助7664万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收入38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92953万元。

2023年预算中,我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4168万元。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1. 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

2022年,政府债务总限额26480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34204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30600万元。截至202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61628.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31063.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30565万元。

2. 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22年,省转贷新增债务限额524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5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7400万元,据此,发行一般债券14310万元,专项债券37400万元。

3. 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22年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息13929.01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还本6141.89万元,一般债券利息4055.52万元,专项债券还本0万元,专项债券利息3731.16万元。

4. 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预算数

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预算数876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4440万元,专项债券利息4320万元。

5. 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使用安排情况

2023年新增债券情况需待省、市下达2023年新增债券限额后才能确定,相关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将在调整预算中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

(六)公开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

详细情况见附表。

(七)“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靖州县各预算部门(单位),包括县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使用当年公共财政拨款(包括公共财政经费拨款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安排的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为1,654.56万元,较上年减少2.1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577.56万元,较上年减少274.07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077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32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757万元)。

全县“三公”经费变动的原因主要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过“紧日子”精神,厉行节约,继续严控公务接待经费和因公出国(境)经费。

四、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加大乡村振兴保障,推动农村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农业,加大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副产品深加工联动发展,壮大茯苓、杨梅、楠竹、山核桃等深加工产业。二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乡环境,提升乡村形象,支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增强财政收入的增长基础。三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农村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等。

(二)切实落实绩效管理,提升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一是深入推进绩效管理,提升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二是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职能作用。加大预算管理监督力度,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监督检查。三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项目实施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进行控制和管理。

(三)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一是优化支出结构,所有支出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标准流程,现在已经形成了全部预算单位支出标准化。有利于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大力压减一般性、非刚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统筹调度和精准安排资金。二是坚持兜牢“三保”底线,我县财政预算安排及资金拨付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按月足额发放人员工资、及时拨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经费,按照国家政策保障各项民生项目落实。确保我县没有工资拖欠或“三保”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感

一是坚持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支出力度,理顺先后顺序,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二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为民生支出腾出有限的财力空间。三是强化重点民生领域保障。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将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和指导,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坚持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创新发展、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工作落实,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靖州而努力奋斗!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