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关于2024年全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13 11:15 信息来源:靖州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中共靖州县委: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年中心工作任务,高效率抓好队伍规范化建设,高质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标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力实施市容秩序整治
一是市容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定人定区域,对城区主次干道占道经营、出店经营进行管理。拆除临街门店雨阳棚(伞)近100余处;对违法占道经营屡教不改实行行政处罚共22处;加大了对城区内二手摩托车、电动车长期占用人行道及公共区域从事经营活动的店铺实行严格规范管理,劝导劝离长期占用人行道及公共区域二手摩托车电动车800余台;对长期占用拒不按照城市管理要求整改的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共12起。有效提升了城区市容质量。二是加强对餐饮油烟的管理力度。对全城区70余家餐饮行业(如:快餐店、酒店、酒楼)以及40余家从事烧烤行业从业人员的店铺实行不定期巡查、巡检机制,对从业人员宣传油烟排放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清洗。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当场制止停业整改。今年以来共巡查次数达260余次,督促清洗油烟净化设施的店、铺10余个,督促营业期间开放油烟净化设施的30余个。三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巡查力度,规范各学校周边流动摊贩经营者及出店经营门店商户违法经营行为260余起,规范校园周边自行车、电动车乱停乱摆行为达880余次以上。四是规范城区停车秩序。对屡教不改的违停车辆进行抄牌查处,截至目前共劝导规范停车行为12000余台次,张贴文明停车警示标、温馨提示牌达300余张,查抄违停机动车辆并录入公安交警综合应用平台1400余台次,城区停车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五是加大破旧门店招牌、广告牌等清理力度。安排专人对城区1516个门头招牌、广告牌进行全面排查,共发现44处存在安全隐患的门头招牌、广告牌,并于5、6两个月组织人员对城区临街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招牌、广告牌进行了强制拆除,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开展禁炮限炮和集中治丧工作。加大端午节、中元节等民俗节日禁炮限炮的管理力度。县委、县人民政府集中组织全县各单位划区域、划路段定人定岗进行节日期间禁炮限炮管理工作,我局抽调40余人,制作禁炮限炮、文明祭祀宣传牌30余块,放置全县主次干道及易燃易放敏感区域提醒市民,积极参加由县集中治理工作。共制止燃放行为20余次。直接参与丧葬治理工作20余次,发现并制止10余次。
(二)有效开展环境卫生保洁
一是加大环卫责任区域日常保洁力度和巡查力度。主次干道实行16小时分组分路段定人定岗定责,一天三次对街道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背街小巷实行8小时作业模式,以电动保洁车为主,人工为辅的模式来进行保洁作业,做到城区垃圾及时收集处理,确保无暴露垃圾。二是实现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2019年-2023年共投入资金约1100余万元,在14个乡镇集镇及6个中心村建设了标准移动式垃圾压缩中转站20座、配套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24台,转运车3台,压缩式垃圾车6辆,小侧挂车5辆,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村组垃圾收集点1281个,布置240升垃圾桶3600个,采用压缩垃圾车和小侧挂车相结合的模式,压缩车收集国、省道沿线和部分村级主道生活垃圾,小侧挂车收集边远团寨生活垃圾。届时县域内的生活垃圾即实现村组收集、集镇转运、县城集中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三是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洗扫车每日四次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路沿石及交通标志线、安全岛等重点部位反复进行洗刷循环进行冲洒,消除路面的积泥、沙石、污渍;公园、广场等大规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时候,用雾炮车按半小时至1小时喷一次的频率进行降尘,减少城区扬尘污染。四是做好水泥窑项目和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整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处理厂于2022年9月底实现点火运行,经过两年来的运行,现运行情况稳定。我县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均顺利进厂得到无害化焚烧处理。2024年共清运垃圾并焚烧处理38159.6吨,收集处置餐厨垃圾2501.76吨,渗滤液达标排放43940.04吨。生活垃圾收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100%。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区已全部用HDPE膜进行覆盖,同时在垃圾堆体中部修建了三道截水沟,将雨水导流至垃圾堆体外,最大程度做好雨污分流,减少渗滤产生量和减少对地表水、地下水等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完成了省环保督察组反馈垃圾场在线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整改。五是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开展了两次垃圾分类宣传,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引导市民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已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共六个,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宣传、引导机制,健全监督,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分类垃圾处理终端。2024年安排50万元的垃圾分类专项资金,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基础保障。
(三)切实加强执法监督管理
一是全面打击违章建筑。按照县委、县政府打击“两违”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决心不动摇的工作要求,继续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全年处理存量违法建筑14户,其中拆除6户,没收处理2户,移送法院6户,共计罚款200余万元。全年拆除各类违法搭建23处,共13720平方米。二是加强渣土运输监督管理。每日对各工地出入口、主干道渣土污染情况开展排查工作,全年共现场规范工地门口车辆未覆盖、沿途撒漏、车轮带泥上路等行为,规范未覆盖运输及沿途撒漏等行为70余次,整改污染源头120余次,清理整顿建筑垃圾乱堆乱倒行为20余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立案处罚 4件,共处罚款14000元。三是从严管理燃气安全执法监督工作。全面开展城镇燃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共排查燃气企业及餐饮用户共385个,开展燃气市场安全检查72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30余人次,排查一般安全隐患156处,重大安全隐患11处,上述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成。发放宣传单15000余份,督促燃气公司完成19000余户居民用户入户安检工作。立案查处1起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的案件,共计处罚金额1000元。立案查处2起餐饮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案件,共计处罚金额1200元。
(四)积极维护市政基础设施
一是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维护力度。完成环卫市场化二期项目、桥梁维修15座,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改造两处。处理护栏被撞事故43起,更换边护栏31.5米、中心护栏260米,立柱8根,底座6个。维修城区人行道板20处,共计360.5平方米。安装、更换、维修井盖共160个,安装、维修麻石球50个,安装U型管140个,维修城区破损车行道路23处,面积约1080平方米。二是加强路灯和景观亮化管理工作。继续推行路灯“夜巡日修”制度,不断加大巡查力度,要求路灯一般故障从发现时起24小时之内修复到位,全年共计维修路灯1700余盏,新建路灯50余盏。严格执行城区路灯及景观亮化节能亮灯方案,在不影响市民安全出行的前提下节约用电。三是加大城区绿化养护。始终坚持“精心管理、精心养护”的指导思想,完成全年养护的目标任务:完成城区12700多棵行道树的修剪,有效控制和防治了今年行道树爆发的脊冠网蝽、白蚁等病虫害,及时控制杂草、施肥和完成了部分苗木的补植;完成城区131600多平方米绿地的日常养护和抗旱工作。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党组书记充分履行单位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支持和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分管领导根据工作分工对分管部门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领导、检查、督促分管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对分管部门的党员干部从严进行教育管理监督。二是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抓好党支部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务公开等工作制度,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按照“五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局党支部建设。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加强理论武装,加强政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每年组织党组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2次,组织各股室开展意识形态风险研判,认真排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组织学习违规违纪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干部职工引以为戒,做到作风建设警钟长鸣。四是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全年做到了谈心谈话全覆盖:党组书记、局长就作风纪律问题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2次,对班子成员进行了4次廉政谈话;班子成员与分管的站所负责人进行了廉政谈话4次;部门负责人与部门的党员和职工进行逐一廉政谈话。五是扎实抓好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制定党纪学习教育计划,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围绕学习内容开展研讨发言,确保主题教育全覆盖,持续加强作风纪律督查和宗旨意识,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作风。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一是部门职责不清。城市管理涉及到10多个职能部门,目前还存在部门间权责不清、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问题,常常出现“都该管、都不管”的现象。特别是违章乱搭乱建,涉及到物业、小区、业主、住建、城管、规划和开发商之间的多重责任,执行难度较大。本应履行管理职能的城管部门,却承担了街景整治、环卫设施等相当部分城市建设工作,建管不分难免带来工作偏颇。二是常态长效不够。现阶段,城市管理方式总体上较为粗放,对于“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评价和问责追责办法,一些卫生死角、管理盲区以及不文明行为,主要还是依赖于各类创建迎查前的突击式、运动式整治,虽能一时见效,但难以持久,过后又死灰复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二)城市部分顽疾治理成效不够明显。市场经营秩序方面,由于我县商业设施缺乏合理规划和布局,以“上住下商”模式居多,餐饮、铝合金门窗加工、汽车修理等店面基本与住宅相邻,由此带来了油烟、噪声等系列生活污染问题。市容环境秩序方面,垃圾处理问题亟须引起重视;交通运行秩序方面,部分临街商铺长期私占路边公共停车位,非机动车道长时间被占用停车,均影响到了群众出行。
(三)城市管理模式不够与时俱进。一是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县城市管理更多还是依靠人力投入,信息技术辅助手段运用不够充分,在违法建设、乱倾乱倒、噪声油烟、占道经营等防控方面,仍然以执法队员日间巡查为主,很难做到全时段、全方位监管。二是社会化参与度不高。目前,我县城市管理主要还是“政府负责、财政拿钱”的传统模式,经济、法律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方式运用不够,资金投入渠道相对单一,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相关部门也没有能够为公众参与创设渠道,舆论对城市管理的宣传广度、深度都有待拓展。三是人财物保障力度尚需加大。随着靖州县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管理任务日渐增多和繁重,人员数量、专业能力、执法装备等“短板”问题逐步凸显。有些事项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到城管部门,但执法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支持没能及时跟进,我县执法人员配比不足;加上部分编外协管人员法律素养不高,影响到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以及执法成效。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决治理城市管理顽疾。针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建筑垃圾抛撒、噪声油烟污染、扬尘污染等容易反弹的问题,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实施专项整治、疏堵结合、严管重罚、常态管理等措施多管齐下,确保城市管理顽疾得到根本治理。
(二)严格规范城管综合执法。全面推行“721工作法”,严格按照《建筑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继续开展“两违建筑”、占道经营、破坏市政设施、违规设置户外广告、渣土车带泥上路、建筑垃圾乱倾乱倒、燃气违规储存经营等情况的执法处置,坚决打击城市管理中的各项违法违规行为,并形成有效震慑。
(三)着力加强城管队伍建设。针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后新形势下执法管理的需要,按照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配备要求配齐配强执法队伍,理顺执法体制机制,每年至少开展2次市容环境、打非治违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对外业务交流和军事化训练等活动,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纪问责,充分发挥队伍的主动履职作用,实现能力、素质双提升。
(四)加强城市管理宣传报道。深入挖掘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优秀事迹,积极向上级媒体、部门宣传报道城管执法工作。加强与市民的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市民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耐心做好群众的政策告知、法律宣传,让市民进一步了解、支持、配合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