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19 11:28 信息来源:靖州县寨牙乡

一、坚持学理论,强纪律,全面加强政治建设

1.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全会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核心要义,把握全会精神实质,并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采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党支部集中学等方式,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集体研讨交流。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督促各党支部全面落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严从实加强乡党委班子建设,开展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

2.夯实党建基础,筑牢基层堡垒。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纪学习教育目标任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原原本本、逐章逐条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广大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有效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党员讲“微党课”70余次,组织收看党员电视教育片40余场,开展党员实践活动40余次。严格落实基层减负赋能政策,按照“3+5+5”的挂牌要求开展挂牌整治工作,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及时调整补选村“两委”成员,新发展党员3名,扎实开展村班子运行中期评估和村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后备力量储备工作。

3.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推进廉洁建设。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为基层减负、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巡察反馈、信访举报、民生热线等渠道问题线索,组织对2018年以来的财务报账资料进行了1次专项梳理检查。4月份以来乡纪委共起底排查问题线索66条,其中惠农补贴发放领域39条,基层减负方面27条,截至12月5日,立案9宗、结案8宗,党纪处分8人。

二、坚持固成果,美环境,乡村振兴步伐更快

1.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2024年完成粮食生产总面积13417亩,油菜生产完成5000亩,纯大豆种植283亩。发放耕地地力补贴70余万元,发放稻谷目标价格补贴27.9余万元。组织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对永久基本农田疑似“非农化”“非粮化”图斑进行全面摸排,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守牢耕地保护底线。2024年,预计完成耕地恢复190亩,整治耕地流出200余亩。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涵盖范围6000亩,目前进展顺利,已完成总投资的91%。“稳中求进”发展水稻制种,夯实粮食发展根基,寨牙村、汕头村、岩脚村、大林村在水稻制种上持续发力,共制种1000余亩。

2.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动态监测,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定期对可能存在的返贫风险进行深度剖析,制定帮扶方案。坚持走访慰问,特别是对患有重病、身患残疾、领取低保或属于老年孤寡的家庭给予特别关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走访。坚持风险排查,依托省级数据平台和自行排查发现问题,处理省数据平台反馈的疑似风险数据6条,经核实均无返贫风险。截至11月底,通过集中排查新增监测对象1户3人,全乡共有脱贫人口476户1975人,现有未消除监测户26户80人,已消除风险监测户14户54人,2024年消除8户38人,家中有劳动力户已全部落实开发式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全年未发生一起返贫致贫问题。

3.提质美丽乡村成色。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明确“三支队伍”及保洁员各自职责,确保每个角落都有专人负责清扫和维护,形成了全面细致的责任体系。强化共建,激发参与热情。通过屋场会、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倡导“扫干净、摆整齐”,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先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环境美化全民共享。加大力度,提升整治成效,投入资金100万元,每村打造2个示范团寨,重点实施地卢村提质提升,汕头村市级挂牌整治顺利通过验收,全力创建市级和美村庄。推进改厕,改善农村卫生。明确责任人,加强巡查监管,确保农村改厕工程质量,完成厕改26口,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坚持抓产业,融文旅,经济发展基础更实

1.项目落地实施。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全年共落实并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34个,目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账70余万元,年底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推进中药材种植,茯苓种植面积300亩,其他中药材种植完成350亩。推进炎凰鸡养殖项目,全乡共有7户喂养,发放蛋鸡210羽,为监测户带来稳定的增收渠道。突出抓好军民共建产业基地建设,大林村在县人民武装部支持下,流转竹林200亩。汕头村在驻靖部队支持下,争取资金20万元计划实施乌骨鸡生态养殖项目。

2.深化文旅融合。以民俗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侗文化内涵。结合民俗风情,成功举办怀化乡遇“岩绘时光”高校师生美术作品展暨四八姑娘非遗传承、“岩脚侗寨·啤酒嘉年华”、“2024年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年会暨靖州县‘欢庆侗年·民族团结·和美乡村’”等活动,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强与各大高校对接,成功接待怀化学院云谷实验学校,怀化市碧桂园小学,湖南科技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研学写生团队2000余人次。2024年挂牌为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创作采风基地、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创作采风基地、怀化市文联文艺创作实践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被评为怀化市文旅网红打卡村。

3.壮大楠竹产业。借助辰新竹业初加工点,构建从原材料收集至成品的完整链条,直接提供50余个稳定岗位,间接创造300余个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积极调配引进竹原材料,克服原竹大幅涨价影响,想方设法保障原材料供应2万余吨,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流转竹林500亩实施标准化低改,提高竹林的产出效率,促进竹资源可持续发展。探索竹制品多元化开发路径,如手工竹编、音乐竹器、特色美食,丰富业态结构,满足市场对环保、健康、文化产品的需求。

四、坚持惠民生,防风险,社会治理成色更足

1.落实民生政策,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坚持“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调整,全年新纳入低保2户4人,合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77.8万元。2024年落实春季雨露计划补贴71人、秋季雨露计划补贴63人,按时完成阳光审批系统录入发放工作。落实2024年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奖补资金发放334户、12.683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提供岗位信息等形式,不断拓宽多种就业渠道,已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732人、25.94万元。支持脱贫、监测人员自主发展产业,小额信贷新增申报办理9人、共16人。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两癌筛查、厕所改造、残疾人无障碍改造等3项民生实事任务全面完成。用好大额党费防汛救灾和防汛救灾专项资金20万元,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加强八一爱民学校军校共育共建,完成学校运动场、录播室、教室改造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国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军训、主题班会、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等方式开展国防教育,助力军地一家亲、军民鱼水情。

2.夯实安全基础,提升本质安全。突出安全宣传,结合安全守底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赶集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火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电子显示屏、乡村广播、流动宣传车、固定标语、横幅、警示标志、微信群及走访入户等形式进行集中安全知识宣传,全年开展宣传活动10次,发放宣传资料6800余份。突出安全防范,组织开展团寨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汛避险转移及校园防暴力等应急演练,建立两市三县五乡镇应急队伍联动机制,在应急处突、森林防火等方面紧密协作。全力做好团寨消防、应对多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汛期安全、一氧化碳中毒和森林火灾等防范工作。面对主汛期的严峻挑战,对辖区内的切坡建房户、22处斜坡(股沟)单元及14处山洪危险区进行了三轮细致的风险排查,做到应转尽转,成功应对了10轮强降雨,确保了无人员伤亡,无堤坝垮塌,无房屋损毁。突出监管执法,组织开展“打非治违”行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0起,简易行政执法查处危化品案件1起,经济处罚4520元。

3.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024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起,调解成功率达到了100%。做好易登福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目前正在按程序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严格落实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措施,共组织集中教育22次,村社区服务12次。社戒社康人员4名,均能按时报到进行尿检,无一人脱管,管控率100%。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护工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1人建立档案底册。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利用赶集日、重要节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9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到1200余人。强化治安巡逻防控,不定期对乡村、学校周边进行夜间巡查,实现重点人员全天候监管。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推进“利剑护蕾”行动,定期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清除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各种隐患,营造安心学习、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五、坚持聚人心,严经常,队伍自身建设更好

1.筑牢意识形态。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组织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对当前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分析研判。二是强化阵地意识,在乡综合文化服务站、各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级便民服务群等意识形态阵地,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建设岩脚农家书屋规范化示范点。三是突出正面引导,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注意掌握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通过央广网、新湖南、怀化日报、边城晚报、靖州新闻网等媒体,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报道达70余篇。

2.培养年轻干部。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推进“三整顿两提升”常态长效。坚持召开干部职工周例会制度,让每名干部走上讲台,分享心得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信。深化开展年轻干部“导师帮带、争先创优”活动,16名乡、村干部与10名乡班子组成人员结成对子,一月一活动、一月一总结、一月一点评。全乡年轻干部政治上旗帜鲜明、思想上信念坚定、能力上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3.深入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对照中央“四个聚焦”“2个专项整治”、省“5项重点”、市“5+2”重点整治、县“5+1”重点整治的工作要求,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为基层减负、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巡察反馈、信访举报、民生热线等渠道问题线索。办好群众民生实事和微实事,增强群众获得感。举一反三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农村三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推动建章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