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上镇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6-10 11:15 信息来源:靖州县坳上镇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围绕县委奋力打造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靖州现象”部署要求,聚焦“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文旅兴镇、人才强镇”,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一)坚持兴产业提质效,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一是巩固脱贫成果不松劲。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监测、管理、帮扶“三个环节”,确保做到“精准摸排、及时监测、全力帮扶、动态清零”。2024年,新纳入监测户4户14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20户65人。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为全镇965户脱贫户和107户监测户制定6类4000余条帮扶措施,确保农户增收实效。2024年以来,申报防返贫综合保险11人次,发放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31万余元;办理小额信贷7笔30.4万元;发放2024年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154人次34.95万元;发放庭院经济奖补474户15.6万元。全镇监测户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保障全面落实到位。二是守护粮食安全不松懈。始终将粮食安全置于首位,紧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严格落实镇、村两级田长制,构建坚实的耕地保护责任网络。严守耕地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全方位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4年耕地恢复面积327.63亩;疑似耕地流出整改面积237.87亩;卫片执法图斑整改7处;完成粮食生产面积2.9万亩;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140户221.57万元,稻谷目标价格补贴2136户63.04万元。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不停步。坚持发展以“杨梅、制种、中药材、生猪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到2024年底,全镇共培育杨梅精品果园12户655亩,实施杨梅品种改良261亩,杨梅设施栽培75亩(其中,标准化钢架设施15亩);制种面积稳定在1800亩;种植中药材1600亩(茯苓1500亩、博落回、钩藤等其他中药材100余亩);生猪出栏量达18500头。四是建设和美乡村不止步。2024年,利用“村村响”、村民微信群、“送戏下乡”等方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56场,围绕市县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着力打造重点团寨7个,完成农村厕所改(新)建75户,由点及面,不断激发改善人居环境内生动力。坚持一村一主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共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2个,经营性收入达236万元,纯收入113万元,同比增长16%,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万元,纯收入超过5万元。

(二)坚持惠民生增福祉,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是深化民生保障。严格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原则,低保异动新增29户39人、特困供养新增2户2人、低保异动退出27人,发放低保金16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0万元,开展临时救助52人次4.67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3492人。大力开展两癌筛查、优生健康检查及医保缴费工作,全年完成产筛76人、完成率101.33%,两癌筛查321人,优生健康检查78人、完成率105.41%,医保综合参保率94.96%。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学校食品卫生和校园安全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坳上镇学校八年级、九年级期末综合成绩全县排名第5,七年级期末综合成绩全县排名第8,教育成果来势喜人。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坳上至戈盈抗冻电网改造,26户农户电改;完成“响星线”提质改造,对集镇自来水厂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维修主网管道5处,强化水厂日常管理,集镇、村供水质量进一步改善。经多方争取,靖州县农村饮用水保障二期工程(坳上段)项目顺利启动实施,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稳步提升。三是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扎实开展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内加油站、烟花爆竹店、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全方位检查和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024年,共发现安全隐患25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三)坚持强治理稳大局,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一是坚持依法治镇。坚决扛牢法治建设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将法治建设与平安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持续推进依法治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力度,2024年公开政务信息16件。高效办理12345热线、红网等群众关切问题17件,始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进一步明晰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024年,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30次,发现问题26个,督促整改26个,行政处罚20起,没有发生1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二是抓实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三源共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点抓好“利剑护蕾”、矛盾纠纷摸排化解等工作,处理上级交办和网络信访件13件,化解矛盾纠纷36起,未出现1起进京赴省上访事件。强化法律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宣传,为有需求的群众及时提供法律帮助。2024年共提供法律帮助53次,有效解决群众疑难问题。三是守牢安全底线。深入开展“道路交通顽瘴痼疾”整治行动,2024年,开展非法违法道路运输专项整治35次,处罚无证车辆56台;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五进”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共同营造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强化群众团寨消防宣传,切实增强全民防火意识。2024年,共发放禁火令等宣传资料7300份,签订消防承诺书4124份;对全镇水库、山塘、地质灾害点和低洼地带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防汛避险转移人员台账。主汛期间共转移群众87户186人,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全镇建设项目支出根据自身财力情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防超范围、超能力举债建设,经摸底,全镇各村、居委会没有历史欠债和举债建设的情况。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内控管理,加强预算、收支、采购、合同、资产、项目等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强化事前绩效目标管理和事后绩效评价,有效管控和防范风险。

(四)坚持严作风塑队伍,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深入开展党纪学习主题教育,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警示教育。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党政班子成员带头走村入户、深入一线解决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的实事难事。2024年共收集并解决群众相关诉求32件。按照“月例会+周清单”模式,将日常工作按“底线、重点、特色”进行梳理分类,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工作安排更加科学规范,工作落实更加有序高效。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工作目标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围绕县委奋力打造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靖州现象”部署要求,聚焦“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文旅兴镇、人才强镇”,恪尽职守,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全力推动坳上经济社会健康高速发展。

1.以只争朝夕的拼搏深耕乡村振兴。一是着力推进有效衔接。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坚持镇村月例会制度。对重点人群进行逐一过筛,做到“应纳尽纳、不漏一户”;定期对监测户进行全面评估,收入不稳定的按照“一户一策”进行精准帮扶,收入稳定且无返贫风险的按程序予以退出,动态清零。确保圆满通过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落实好有效衔接资金投入形成资产的后期管护,建立健全管护台账,推动经营性资产保质增效,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二是着力扛牢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底线,坚决遏制“非粮化”“非农化”,2025年计划完成耕地恢复面积260亩。及时转发气象服务信息和灾害预警,构建完整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落实粮食补贴、农机补贴、保险、奖补等政策,确保完成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完善辖区山塘水库维修管护,确保汛前无病险山塘水库。三是着力提升人居环境。2025年继续选优7个团寨重点打造;开展“响星线”坳上段沿路环境卫生大提升行动;继续配合侨银公司做好村团寨垃圾回收工作;持续做好辖区内小型污水处理池的后期管护,确保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同时,做好农村厕所改(新)建工作,切实做到应改尽改。四是着力推进乡风文明。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乡风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开展,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2.以精益求精的执着聚焦产业发展。一是稳步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做优杨梅提质,深入推进杨梅品改、设施杨梅栽培,提升杨梅品质。力争2025年新增杨梅品改300亩,设施杨梅栽培100亩。建设杨梅销售服务中心,搭建快捷便利杨梅销售平台。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销售,积极对接省内外杨梅深加工企业和商超,拓宽鲜果和工业果销售渠道,实现杨梅产量、销量、收入三丰收。二是稳步发展集体经济。因村施策,科学谋划2025年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强化产业资金使用管理,严防违规举债,防范投资风险。进一步做优“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确保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力争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2个,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实现零的突破。加强集体“三资”清查摸底和管理,进一步完善集体资金审批、资产管护、资源承包租赁等制度,有效保障“三资”安全。三是稳步发展产旅融合。主动对接,积极准备,办好“怀化有戏”村歌会,结合杨梅节活动,加强杨梅产业文化宣传,重点规划展示好杨梅树王、神话杨梅、历史杨梅的神话故事,打造集杨梅特色观光、杨梅果园采摘、杨梅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

3.以如履薄冰的审慎抓实社会治理。一是常常念兹在兹抓安全。深刻汲取沅陵县“2.25”重大水上交通事故教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决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三管三必须”,强化“四方责任”。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守底行动,紧盯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抓好团寨消防、森防、道路交通、废弃矿山、危化企业、出租屋、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坚决筑牢安全保密防线。二是时时放心不下抓治理。持续推进“三源共治”,结合乡村例会,开展民情大走访,及时梳理排查矛盾纠纷,建立台账清单。坚持问题导向,畅通信访渠道,聚焦工作重点,紧盯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处处悬悬在念防灾患。进一步完善坳上镇防汛作战图,扎实开展汛前镇域内水库、山塘、地质灾害点等全面排查,建立完善防汛避险转移人员台账,科学制定转移路线与临时避险安置地点,积极开展汛前转移演练,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积极对接交通等有关部门,力争完成戈盈村17组通村道路塌方和“响星线”坳上段沿线塌方隐患整治,“坳三线”部分窄路加宽。积极对接统战、文旅、住建等部门,对杨梅生态博物馆及镇域内国道边风貌改造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强化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以枝叶关情的初心厚植民生福祉。一是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深走实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力争2025年完成林地经营权证办证5000亩。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建设,加强水源地巡察保护和规范河库管理。常态化抓好禁捕退捕、河长巡河、清滩净河各项工作。二是推进民生保障落地。发挥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强化低保边缘家庭监测预警机制,对新发现的困难群众及时干预、精准救助、综合帮扶,认真落实重病、重残“单人保”政策。加大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注力度。严格规范民政资金管理使用,及时发放五保、优抚、救灾、救济资金和社保资金。三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力争坳上学校综合成绩在全县继续向前冲刺。抓好控辍保学,确保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有保障。扎实开展人员分类摸底,力争医保综合参保率到95%以上。进一步加大坳上阳戏和“霸王鞭”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四是推进农业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积极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为靖州县农村饮水保障二期工程(坳上段)项目提供优良施工环境,确保工程按时圆满完工。积极争资争项,优化产业道路、电力、排灌等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后期管护,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