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19 14:03 信息来源:靖州县教育局


目   录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1.2 学生情况。

1.3 教师队伍。

1.4 设施设备。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2.2 在校体验。

2.3 资助情况

2.4 就业质量。

2.5 职业发展。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3.2 教育教学改革。

3.3 教师培养培训。

3.4 规范管理情况。

3.5 德育工作情况。

3.6 党建情况。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4.2 学生实习情况。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5.社会贡献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7.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3年,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地、民族特色浓郁的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2016年荣获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称号,2018年初荣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校园占地面积117亩,建筑面积约3.59万平方米,2020年固定资产总值9697万元。

1.2 学生情况。

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在籍学生3009人,秋季招生1053人,毕业生849人,男女比例为6.22:3.78,巩固率98.37%。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在籍学生63人,毕业生减少21人,巩固率提高0.11%。学校依托靖州县职教中心,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家政、电工、焊工、电子商务、农业生产技能等项目培训,2020年社会职业培训达879人次。

1.3 教师队伍。

全校教职工共计197人,其中在职在编158人,本科182人,占比92.3%;研究生2人,占比0.5%;高级职称32名,占比16.24%;中级职称71名,占比36%;专任教师182人,专业课教师91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36人,比例达40%;兼职教师4人,占专业教师比例4。39%。

1.4 设施设备。

实习实训设备总值达2000万元,生均设备值0.67万元;实习实训工位数2200个,生均工位数0.74个,多媒体教室45间,实训开出率100%。现有纸质图书6.00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20.36册。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学校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党史学习教育等思想政治课程,学生思想政治合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020年,湖南省中职文化课普测合格率为99.2%(怀化市排名第一),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达99.2%,体质测评合格率达99.8%,学生毕业率为99.9%。学校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展示了学生个性与才华,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在市、县各项比赛中均获佳绩。校团委以中职生文明风采、民族文化传承等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

2.2 在校体验。

学校课程设置规范,专业理论和实训操作课结构合理,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理论、专业、实习实训的学习满意度分别为96.6%、94.79%、97.45%以上。学校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开展,2020年先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网上祭英烈”、“唱支歌给党听”校园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文明风采才艺、靖州县杨梅节志愿者活动等活动。兼具个性与朝气的各类学生社团,学生参与率达85.9%以上,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7.88%。学校采用家长委员会、学生座谈等多渠道收集意见,落实并反馈。学生对后勤中心满意度由87.8%提升到91%。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8.3%,学生实习满意度为96%,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学校师资水平高,学校风气好,所学的专业和实训等对实习就业帮助大。

2.3 资助情况。

学校学生94.8%以上为本地农村户籍,按照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国家免学费金额为2400元/人/年,助学金2000元/人/年,2020年免学费和助学金已经全部落实,其中助学金已经按政策全部打入学生资助银行卡。此外,学校还另外筹措资金23余万元用于困难学生的资助。

2.4 就业质量。

学校重点加强与知名企业双向往来,走向市场,拓宽渠道,改革与创新毕业生就业质量。先后与怀化保利集团、吉利汽车湘潭分公司、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2020年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100%,平均初始月薪2580元,对口就业率与2019年持平,初始月薪比往年提高50元。2020年毕业生中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占毕业生总人数69.3%,升学率与2019年相比提高15%。

2.5 职业发展。

202年就业、升学和自主创业人数比为3.1∶6.88∶0.02,毕业生出路趋于多元化,总体就业率高。通过对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发展满意度”调查栏,绝大部分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表示满意。毕业半年内,能独立或在师傅的引领下完成工作的毕业生达90%;工作上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毕业生达41%,得到晋升或表彰的毕业生达15%。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通过科学规划,学校专业划分为汽车类、计算机类、旅游服务类三大专业群和苗族歌鼟一个特色项目。涵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旅游服务与管理、文秘、畜牧与疾病防治、电子电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美术等11个专业。2020年通过申报,新增幼儿保育专业。

3.2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三个大类,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与健康等。学校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梯队建设、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遴选等制度。第四届靖州县学科带头人评选中共有10名教师获评靖州县学科带头人称号。根据国家和省颁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成果,在广泛调研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设置,保证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采用“工学交替”、 “引企入校”等方式,实现产教高度融合。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广泛引进企业培养理念,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汽修专业小组教学法、现代学徒制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在校内推广。学校35间教室全部配备100寸西沃触控一体机,校园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双覆盖,信息化教学程度得到很大提升。

3.3 教师培养培训。

大力提倡教师参加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认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培训;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培养机制。采取专家指导、师徒结对、入企挂职锻炼、送培到校等方式,大力开展校本培训。2020年教师参加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共计130人次。其中,国家级培训8人次、省级培训10人次,市县级培训112人次。

3.4 规范管理情况。

教学管理。学校结合《湖南省中职学校管理规程》,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严控过程教学关,学校每天安排校级领导值日、教务处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督查,每日一通报,每周一总结。不定期对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整改;严格组织期中、期末考核和学生技能考核,并做好数据分析与总结;通过学生评教了解教学情况,及时纠正不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常规》、《学生专业技能考核办法》、《师徒结对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在落实《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完善了学生日常评估考核方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努力建设“安全文明校园”。通过安全自护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安全自护意识,组织学生收看“远离毒品、预防艾滋”和“拒绝暴利、杜绝欺凌”等视频并进行法制教育。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法规,规范设立总账、现金出纳会计。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岗位责任制,财产物质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所有物资采购及支出一律实行先申报、后实施的运行制度。每年依据财政规定的额度和学校发展需要编制预算,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学校收支及时上缴财政专户,严格收支两条线制度。后勤管理。后勤服务规范有序。一是后勤服务有保障。及时做好各类创建、迎评资料的整理与现场准备;按照规范程序完成各类专项资金、年度预算资金的政府采购工作;及时维修教室宿舍水电设施、办公桌椅等各类公用设施;后勤处根据学校师生需要及时采买,保障供应各类办公用品及教学实验物资。对学校资产实行分部门管理,各部门设校产管理负责人,形成层次分明的校产管理体系。各部门对校产建账设卡,定期开展校产普查,实现了校产的高效安全运转。安全管理。学校成立了校园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健全,校园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得力;开设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课程,法制宣讲、安全疏散演练等,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加强警民合作,干群、师生关系和谐。教研管理。一是采取送训、校内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指导水平。一年来学校参加国家级、省市县级培训130人次,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二是广大教师在教学教研中加强学习,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踊跃参加各类竞赛和指导学生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20年汤宇琴等20人在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能比赛中获奖。

3.5 德育工作情况。

德育工作。学校选拔了优秀的、具有专长的教师到德育工作部门,始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对照怀化市德育示范校建设要求,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学生社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展示舞台,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学校专门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等专项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学校每周一早晨举行升旗仪式活动,值周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当中去;每周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主题班会,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境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文明风采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新老团员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雷锋月志愿者走向社会养老院帮扶;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等签名仪式主题教育;参加省市举办的 “中职学校文明风采大赛”活动,共获得奖项11个。成功举办了2020年校园成建制班级大合唱比赛、篮球赛、排球赛和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团支部组织了以“安全教育”、“文明校园”、 “专业宣传”、“感恩父母”等为主题的板报,活跃了校园氛围,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校园文化生活,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注重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和校园广播的作用,增设每日新闻、好人好事播报、每日一歌等特色播放窗口,充实校园文化生活。我校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为契机,使整个校园得到进一步的美化、绿化和净化,校内各种设施布置合理,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社团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增进团组织的凝聚力,努力提升学生素质,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共建10多个社团:广播站、礼仪队、青年志愿者队、篮球队、器乐队、苗族歌鼟队等学生社团。组织参加县扶贫工作、县创卫、靖州县杨梅节、县教育大会等活动,受到社会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及活动。针对学校常规管理的实际情况,校团委加强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定了团干部工作职责、优秀团支部和班级评选细则及常规检查细则。进一步细化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使学生在检查中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团委会、学生会工作的正常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常规管理的力量,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对学生的监督网络机制,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效的向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监督的方向转变。我校团委会被评为怀化市优秀团支部。

3.6 党建情况。

学校党建以服务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发挥校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突出支部“五化”建设和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精准扶贫和党建常规工作,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主题教育研讨交流、专题党课学习共10次。2020年新设一、二和退休党支部,共有党员55名,一、二支部分别有1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人,发展新党员1名,1名预备党员正式入党。全校上下凝聚力、向心力强,党员教职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与浙江金华众泰汽车厂、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比亚迪长沙分公司、怀化宝利汽车集团、京东及淘宝旗下的客服公司、大汉师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紧密合作,不断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努力培养社会有用之才。

2、校企双方共同推进课程改革。校企通过课程的改革,增强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按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的整体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来源于岗位工作内容,并得到升华和提炼。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要求重新设计课程结构,进行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真实的项目、案例、职业规范和程序等为教学内容。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制订了《靖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习生全部由原班级班主任担任实习管理老师,开展跟踪管理,做实习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度过磨合期,提高稳定率。2020年我校安排顶岗实习学生108人。学生在企业表现良好,根据就业回访企业问卷得知,用人企业满意度达94%。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参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职教集团并积极参与其相关活动。

5.社会贡献

作为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牵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近年来,我校与扶贫、就业、农业等县级部门联合,在全县苗乡侗寨开设杨梅种植、烤烟种植、食用菌栽培、山核桃种植等多个特色支农专业,组织开展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两后生”创业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阳光增收及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县域经济实用技术培训等,每年超过3000人次接受了培训服务,为解决靖州县特色产业发展技术人才短缺“瓶颈”问题作出了贡献。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经费到位。靖州县人民政府将我校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政府绩效奖等全部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标准不低于本县公务员工资标准。学校临聘教师也预算了128万元/年。2020年教职工197人,学生3009人,财政预算内拨款人员经费约1264万元,公用经费约1190万元,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另外,2020年获中央改善办学条件经费114万元、省级专项经费500万元。

7.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7.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7.2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1+X证书等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继续提高。

7.3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改进措施:

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继续加大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1+X等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完善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强公开招考专业教师,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招聘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1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