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林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6-25 11:41 信息来源:靖州县林业局
2024年上半年,靖州县林业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布局,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突出统筹保护和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强化保护与利用并行,质量与数量结合。现将半年来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林长责任。重点以林长引领为抓手,突出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推进林长履职抓落实,形成县级林长督导抓,乡镇林长亲自抓,村级林长具体抓的工作局面,全县县乡村440个林长解决各类生态保护发展问题263个,其中县级林长开展巡林39次,就林长制工作专门批示12次,解决问题13个,各级林长在贯彻落实省市林长制决策,促进林下中药材产业,杨梅特色产业发展,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自然保护地监管等工作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引领促进作用。
(二)严格落实制度。我县建立8项林长制工作制度,今年以来,配合市局举办怀化市巡护管理培训会暨2024年林长制工作部署会议,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林长制工作3次,共召开林长制工作推进会议12次,各级林长积极落实巡林制度,完成巡林5632次,交办问题16个,新建部门协作制度1个,通报林长制问题13个,督查护林员巡林率滞后、护林员点打卡不及时等问题21次。
(三)积极推进部门协同。县人大按照《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的决议》要求,开展林长制工作人大评议,履行人大代表监督职能,促进我县林长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创建“林长+巡察”协调协作机制。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巡察工作内容,建立意见征询机制、情况通报机制、人员选派机制、协同检查机制、协作配合机制、定期会商机制、移交反馈机制、督促整改机制、成果运用机制等9项运行机制,通过巡察机制发现问题,督促问题整改,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严格落实。
(四)强化站办一体化运行。进一步巩固“六化”建设成果,完成新厂镇林业站国家标准林业站建设,投入65万元完成渠阳镇中心林业站建设,先后投入20万元优化横江桥林业站、藕团乡林业站建设。深化林长制与林业站工作的密切联系,健全乡村两级科技员网格体系建设,打通林长制最后一公里,以林长制促林业站工作,有序推进造林绿化、产业发展、森林督查、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开展。
(五)加强护林员履职管理。坚持护林员“六个”统一标准和护林员星级管理制度,今年共表彰奖励星级护林员40名,解聘2023年不合格护林员6名,2024年新聘护林员80名。完成巡护点设置试点任务,全县536名护林员共设置巡护点14843个,进一步强化了巡护力度。加强护林员巡林日通报力度,针对前期巡护率落后问题,每天对全县护林员巡林情况进行通报,督导乡镇完成上线巡护、有效巡护、打卡巡护三项巡护任务。
(六)开展基层能力提升行动。拟定了24项乡镇管理服务能力清单任务,明确每项工作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一是在强化乡镇林长办(林业站) 基础建设方面,做到每个乡镇不于少3人专职从事林长制工作,持续推行站办一体化运行机制,共完成省下达林业特岗人员培养任务9人(含2023年任务),有序开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今年以来,完成新厂、渠阳等乡镇林业站建设任务。二是在提升服务林长能力方面,积极开展乡镇林长制工作业务指导,督导开展林长巡林、巡护点设置、产业发展等工作。三是在提升服务资源管护能力方面,明确四员职责界限,完成护林员选聘任务,优势巡护网格设置,组织开展了森防演练,131机制演练,无人机操控培训。四是在提升服务林农能力方面,持续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为林农申报林木采伐、造林绿化等提供掌上服务。同时加强护林员业务培训,先后到乡镇组织开展23次集中培训。
(七)打造林长制工作亮点。今年,我县重点打造建立健全
“林长+生态产 品价值 实现”工作机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推进五大重点工程,完成马园中药材种植基地、贯堡渡中药材种植基地、诸葛村炎凰蛋鸡林下养殖基地、金鑫村万亩竹林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 亿欧新材料、辰铭竹业、金心笔业等优质林业企业申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初步完成;成立竹产业发展协会,竹产业发展条例完成拟定任务。
二、工作成效
(一)强化措施抓管绿,不断巩固保护成果。一是资源管理有序推进。办理林地审批项目4个,发放采伐证449份,组织开展2024年第一、二期森林督查工作,下发林地变化图斑112个开展调查,已完成外业核实60%,正在进行整理。处理林业行政案件16起,案件数量逐步减少,有力地维护了林区秩序的稳定。二是森林防火能力持续加强。完成建设生物防火林带57.6公里、生土隔离带16.7公里、完成林地清理31公里,栽植3.4公里。投入了宣传经费10万元整,全县共悬挂横幅350余条,签订文明祭祀承诺书60000份,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37542份,新设立永久性森防宣传牌200个,开展集中宣传18次,出动宣传车辆346辆次,设置重点火源巡护点104个,落实森林火情热点快速核处“131”机制,排查治理火灾隐患10处,制止野外违规用火112起;查处野外违规用火9起。上半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三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专业化除治清除5千余株,社会化除治发放松疫木采伐许可证259份计43593立方米,实施马尾松毛虫无人机喷雾防治1.015万亩,防治地块3个乡镇,22个飞行小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整合优化保护区域5个,认真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强化野生动植物管理执法力度,依法开展“清风行动”和“洞庭清波”监督工作,在全天然水域实施禁捕,全县重点水域实现“四无”“四清”。
(二)突出特色抓兴绿,不断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加快重点产业项目申报。完成两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点的申报,完成亿欧新材料和辰铭竹业等3家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二是加强油茶造林力度。积极跟进2024年油茶新造新造6000亩,低改4000亩任务,现已完成新造2000亩。完成今年上半年的林产品10批次的竹笋、土壤抽样检查工作。完成种苗规范化管理的培训,上半年办理种苗经营证5份。三是加快竹产业发展。开展竹产业保护条例编制;积极推进落实2024年我县楠竹低改10000亩的山场落实,积极建设湖南省楠竹丰产林示范点。
(三)加快改革抓活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一是积极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制定了《2024年靖州县林业改革工作要点》,持续推动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二是继续深入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以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配合不动产推进生态产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累计已办理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465件,涉及林地面积1.65万亩。三是继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银行开发以林地经营权、林下经济预期收益权等为抵、质押物的信贷产品,目前全县已有茯苓和楠竹产业的5个经营主体获得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850万元,继续推进飞山马园、江东金鑫、太阳坪贯堡渡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切实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四是立足双碳目标,提前布局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今年3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林业碳票开发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推进林业碳汇、碳票项目。起草了《靖州数字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和《靖州林业碳票碳清除量计量方法(版本1.0)》,为下一步推进林业碳票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稳妥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出台《靖州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制定《靖州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林地林木流转收储实施方案(试行)》《靖州县国家储备林确权登记工作方案(试行)》,规范流转收储和林权办证程序。抽调11名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专班设林业局集中办公,负责项目建设的协调、管理、推进落实等工作。建立我县国储林林权储备数据库,已收集了1.6万余亩有被收储意向地块的林权基础资料。
三、下步打算
1.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林长巡林履职力度,促进林长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乡村林长巡林制度,压实“四员”源头管理责任。规范护林员巡护工作,提高护林员巡护质量。强化巡护督导调度力度,提高巡护各项指标,加大林长制督查考核,强化结果运用,执行末位约谈制度,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
2.扎实推进增绿护绿。全面完成湘西南水土流失暨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做好S578响星公路沿线和G36国道沿线边坡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稳步推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加大林业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认真推进“绿盾”“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做好森林督查工作。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落实森林防火“两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4年),全力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3.持续促进生态惠民。推进和美湘村·四乡十村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重点推进楠竹、茯苓产业发展,制定《靖州县楠竹产业发展条例》,成立竹产业协会,创新开发竹工艺品,进一步壮大竹产业链条。着力抓好杨梅、楠竹、茯苓、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基地质量和效益。不断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改善林区生产条件。依托我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不断壮大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观光、康养产业,打造一批森林旅游精品景区,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绿色惠民富民。
4.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要求,落实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机制,继续推进林地经营权登记试点,推动森林经营更加科学高效、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林权价值增值途径更加多样;稳步推进靖州林业碳汇省级试点工作,不断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围绕国储林年度建设任务,建立我县储备林林权储备数据库,开展林权收储,稳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