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6-10 10:55 信息来源:靖州县财政局

2024年以来,靖州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履行财政职能,深化落实党政机关习惯性“过紧日子”要求,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一、所做的工作

(一)加强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各环节全过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第一议题”、支部学习的“第一内容”深刻领悟其蕴含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蕴与实践要求。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财政业务工作,2024年以来局党组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听取班子成员落实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全年党建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全省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视频会议。同时,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通过丰富多元的学习形式与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与组织观念,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如磐、政治过硬、纪律严明、先锋模范作用彰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与人才支撑。

(二)严格收支管理,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收入情况。2024年我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258万元,较上年增加330万元,同比增长0.59%。其中:税收收入35080万元,同比下降12.25%;非税收入完成21178万元,非税占比为37.6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74692万元,较上年减少60045万元,同比下降17.9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9258万元,较上年减少35328万元,同比下降47.37%。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类支出为252470万元,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总量的91.91%。人均公共服务支出达到8358元,同比下降9.91%。

(二)守护民生领域,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一是持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配置结构,确保资金精准投向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信息化推进等关键领域。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57386万元,较上年增加436万元,增长0.77%。二是夯实民生基础,持续增强民众的幸福体验、收获感和安全感。2024年,我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5040元/年提高至5400元/年,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7800元/年提高到8400元/年,农村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标准由6600元/年提高至7200元/年,城市特困供养标准10200元/年提高到10920元/年,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提高到1150元/人/月,残疾人两项补贴从80元/人/项提高到90元/人/项。三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从社会保障到医疗卫生,从农业补贴到就业扶持,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补贴项目100个,资金 15451.26万元,精准惠及群众59945人次。四是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投入乡村振兴资金7997万元。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同时,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个,涵盖道路交通、水利灌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强化财政风险防范,有序化解存量债务

2024年我县在隐性债务化解进程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上报国务院隐性债务化解任务的58 %。在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规范债务管理流程,通过严格把控资金流向、精细制定还款计划等举措,提升债务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偿债资金来源渠道,增强财政风险抵御能力,确保债务化解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为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四)提高评审质量,当好钱袋子把关人

在财政评审工作中,充分依据财政工作职能定位,坚定遵循“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科学评审理念,严谨落实评审三审制流程。2024年已顺利完成审核的预算项目达83个,其送审金额累计106195.16万元,审定金额为95884.56万元,成功审减金额10310.59万元,审减率达9.71%;已完成审核结算项目52个,送审金额总计12833.82万元,审定金额为12270.97万元,审减金额562.84万元,审减率达4.39%。通过持续优化规范评审工作流程与标准,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高效使用提供坚实保障。

(五)落实安全责任,高效强化安全管理

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宣传“五进”、安全生产月、119 消防安全月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全面铺开安全工作。充分利用内容丰富的宣传展板,借助局内各类大小会议的契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先后开展4次安全生产知识专项培训,培训范围覆盖全局上下每一位干部职工,通过系统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点等内容,切实强化了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六)强化教育引导,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一是加强纪律德政教育。把党纪党规和廉政法律法规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干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2024年以来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纪党规和廉政法律法规。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结合机关党建、工会等活动,多形式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思廉、悟廉、弘廉。今年以来先后13次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育引导财政党员干部不断夯实纪律作风建设。组织开展了警示教育大会暨廉政专题党课、廉洁文化书法和体育活动、“清正廉洁守初心、坚定信仰担使命”清廉文化宣教、“颂廉洁、话廉语、扬清风正气”等系列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单独与集体、宣传教育与警示提醒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干部职工谈心谈话。

二、2024年亮点、特色工作

(一)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培育新兴财源

一是开展茯苓、杨梅、楠竹特色产业集群竞赛,培育一批新的县域特色财源。打好产业园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引导园区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效益。目前,由县九苓公司联合辰铭竹业开办了靖鑫辰林木有限公司,推进我县楠竹产业农企联动共同发展。二是深化税费精诚共治,加强风险防控和税费监管。进一步优化了税务执法方式,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依法依规征税收费。打造了“税务+法院、税务+公安、税务+银行”等精诚治税共治场景。2024年通过精诚共治场景打造查补税款380万元。三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及修正药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国有“三资”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推动资产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目前开发的生态产品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12980万元。

(二)加强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建立企业诉求响应闭环机制。及时兑现符合国家规定的财税扶持政策,着力整治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聚集更多资源要素。2024年共兑现企业财政扶持资金10379.89万元。二是对特色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总部经济、骨干税源企业培育、“五好”园区、电商物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帮扶等工作出台了《靖州县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政策文件。三是建立政府主导、财政组织、银担联合、批量化“特色贷”投放机制,对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加工、楠竹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电子信息、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物流和城市建设七大重点产业予以担保和信贷支持,2024年风险补偿基金为我县26家企业提供贷款8570万元,农业担保为全县66家企业及个人提供5500万元担保贷款。

(三)深化国有“三资”改革,有效整合闲置资源

一是全力抓好国有“三资”清查和管理,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可盘活土地房屋、经营性门面、乡镇政府机关、卫生院、学校、村级服务平台等国有资产情况摸底调查,建立资产台账。全年完成资产归集办证24宗,新一轮对机关事业单位清查发现存量资产41宗。二是2024年我县国有“三资”盘活总收益11989.48万元。主要包括:增减挂钩占补平衡2307.86万元,耕地开垦费1641.32万元,亿安矿产资源专项收入4175.1万元,两违罚没收入485.06万元,台泥水泥有限公司专项收入2880.1万元,飞腾矿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项收入500.04万元。

(四)强化财政监督,树立廉洁自律风气

一是强化政府采购活动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全面进驻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开展采购工作。截至12月5日,电子卖场已累计达成交易额达26222.1万元,成功完成交易次数9402笔。针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严肃查处与纠正,确保采购活动依法依规、有序高效开展,有力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公平公正。二是加大财经纪律检查力度。2024年以来,通过采取调查、调研、核查等方式,先后开展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检查整改“回头看”、电子非税票据检查、临时救助资金检查整改“回头看”、代理记账机构检查、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专项检查,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增强了财会监督震慑力。三是扎实开展专项检查。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涉及违纪违规补贴发放金额达 397.21万元,已成功退缴违规发放补贴资金13.32万元,补发应发未发补贴资金383.89万元,受益补发农户共计2632人。有力保障补贴资金发放的合规性、准确性与安全性,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完善乡镇财政所内控制度。起草并印发《靖州县财政局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完善风险提示机制,对出现风险隐患但未构成风险事件的苗头性、共性问题要及时提醒,确保乡镇财政干部政治生命和财政资金“两个安全”。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固本培元,强化组织收入

一是着力培植财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眼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税收贡献能力,下大力气做好财源培植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援企稳岗、企业科技创新等各项惠企政策。二是着力争资立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加强项目谋划和前期准备,为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二)坚持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严格执行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根据财政运行风险提示的相关要求,对行政运行经费按比例压减。继续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清理压减低效支出项目。二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在安排支出时明确按照零基预算改革部署要求:“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大事要事支出、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五级支出优先序安排,前序支出没有足额保障的,不得安排后续支出。

(三)坚持防范风险,推进安全可持续

一是防范库款运行风险。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和政策前,严格按规定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杜绝随意扩大和提高民生政策保障范围及标准。密切关注收支紧平衡下资金支付风险,把库款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精打细算支出大盘,加强财政运行保障,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二是扎实做好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对政府债务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工作的力度,继续完善相关化解方案,细化债务化解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完善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管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对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强化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做细做实项目储备,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债券资金拉动投资的积极作用。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零基预算改革,深度清理既有预算项目,彻底摒弃“基数加增长”的模式。精细化预算编制流程,明确每笔支出的明细用途与标准,以精准投放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全程追踪项目推进与资金流向,对执行滞后项目及时整改,强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引领,各部门聚焦重点项目,优化绩效目标设定,精研事前评估,夯实绩效监控,完善重点评价,做实绩效自评。每项工作皆留痕、明责、求效,主动甄别并削减低效、无效预算,从源头上优化资源配置。三是大力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与盘活,持续推进容缺容错办证,深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盘清国有存量资产家底,力促闲置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以改革创新激发国有资产活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拓展资源空间,增强财政综合实力与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