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25 11:20 信息来源:靖州县财政局
关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2月17日在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邹俊林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以审查。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兜牢“三保底线”,严格预算执行,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一)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全年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下同)33.64亿元,较上年减少4.76亿元,下降12.4%。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6亿元,较上年减少0.83亿元,下降14.89%(税收收入完成3.33亿元,非税收入完成1.43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上级补助收入完成22.5亿元,较上年增加1.06亿元,增长4.95%;其中:返还性收入0.4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9.6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39亿元。
债务转贷收入完成3.35亿元,较上年减少0.19亿元,下降5.34 %。
调入资金完成1.02亿元,较上年减少5.17亿元,下降83.43%。
上年结余2.01亿元。
2.支出情况。全年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33.28亿元,较上年减少3.11亿元,下降8.55%。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22亿元,较上年减少4.25亿元,下降12.7%(具体支出功能科目详见附表)。
上解支出0.45亿元,较上年增加0.02亿元,增长5.19 %。
债务还本支出3.61亿元,较上年增加1.12亿元,增长44.85%。
3.收支平衡情况。收支相抵,结余0.36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7.42亿元,较上年减少2.75亿元,下降27.07%。其中:
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较上年增加0.66亿元,增长41.39%。
上级补助收入完成0.37亿元,较上年增加0.04亿元,增长13.50%。
债务转贷收入完成4.34亿元,较上年减少3.13亿元,下降41.92%。
上年结余0.45亿元,较上年增加0.15亿元,增长48.04 %。
2.支出情况。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完成7.3亿元,较上年减少2.42亿元,下降24.93%。其中:
本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98亿元,较上年减少0.48亿元,下降6.4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0.31亿元,较上年减少1.72亿元,下降84.68%
基金上解支出完成0.01亿元,与上年持平。
3.收支平衡情况。收支相抵,结余0.12亿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年总收入完成3.44亿元,较上年增加0.21亿元,增长6.4%。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0.93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51亿元。
全年总支出完成3.28亿元,较上年增加0.27亿元,增长8.88%,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0.77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51亿元。
预计全年收支结余0.16亿元,上年滚存结余2.61亿元,预计年末滚存结余2.77亿元。
(四)部门预算收支情况
全年部门预算总收入和总支出均完成24.71亿元,总收入较上年增长1.7%,总支出较上年增长1.7%。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4年县委、县政府强化债务管理,压实责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化解存量债务。全年新增省级转贷县级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7.69亿元,全县隐性债务较上年减少0.73亿元。截至2024年末,我县三类债务(政府债务、政府隐性债务、关注类债务)余额预计为45.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2亿元,增长9.8%。预计我县2024年地方综合债务率在全省位于较低水平,风险可控。
以上数据均为预计数,实际完成数以省财政批准的2024年财政结算为准,届时再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工作
(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优化预算编制流程,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通过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对项目预算进行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监控,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
(二)聚焦民生保障,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将更多财政资源投向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通过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二是优化民生支出结构:在增加民生投入的同时,注重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资金精准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三)加强债务风险管理,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严格控制债务规模,注重优化债务结构。通过逐步置换高成本债务和短期债务,降低债务成本和期限错配风险。加强对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债务资金用于归还债务方面。
三、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情况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国家、省、市财政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财政收支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了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基本原则
2025年,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三保”优先、突出重点,优化支出、讲求实效,硬化约束、防范风险的总原则,优先保障“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着力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支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把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的一般性支出。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压减支出标准过高、政策设计不科学、效果欠佳的项目支出,确保把有限财力用在刚需刀刃上。
(二)编制依据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及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二是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指导意见》,严格按五级优先序安排预算:“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事项支出、部门必须开展的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三是中央关于2025年经济工作的要求;四是贯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各预算单位行政运行经费按照10%的比例进行压减;五是2025年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六是地方收入根据2024年预计执行数的6%增长;七是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八是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三)预算编制基本情况
1.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方面。公共预算总收入计划安排29.2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5.05亿元,较上年(计划数,下同)下降18.12%;(税收收入计划安排3.67亿元,非税收入计划安排1.38亿元,非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7.36%);上级补助收入计划安排22.83亿元,较上年下降4.23%;调入资金计划安排1亿元,较上年增长100%;上年结余计划安排0.36亿元。
支出方面。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预算支出计划严格落实保“三保”、保重大风险防控、保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保障措施,做到量入为出、有保有压。公共预算总支出计划安排29.2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安排27.77亿元,较上年下降5.44%;上解支出计划安排0.4亿元,较上年增长14.29%;债务还本计划安排1.07亿元(不含一般债券还本金额),较上年增长6.36%。
具体项目支出安排如下:
一是全年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安排8.62亿元;二是全年县直单位运转经费安排4.67亿元;三是全年基层机关(组织)运转经费安排0.58亿元;四是全年县级民生配套和专项项目支出安排4.36亿元;五是全年预备费安排0.3亿元;六是全年上级专项支出安排8.5亿元,专项列收列支;七是全年偿债准备金安排1.81亿元;八是全年上解支出安排0.4亿元。
考虑到县本级国有企业数量较少且资本规模较小,尚不具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编制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文件精神,暂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待条件成熟后,再行编制,如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方面。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计划安排3亿元,其中:本级预算收入2.51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37亿元,上年结余0.12亿元。
支出方面。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计划安排3亿元,其中:本级预算支出计划安排2.4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计划安排0.07亿元,调出资金0.5亿元。
基金预算收入严格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用途列支出,自求平衡,全年不留结余。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安排3.9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3亿元、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5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安排3.6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0.96亿元、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73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0.2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为3亿元。
(四)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5年三类债务全年计划还本付息3.82亿元,其中:政府债务还本付息2.65亿元,隐性债务还本付息1.17亿元。2025年末债务风险处于相对安全区域。
四、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坚持固本培元,强化组织收入
一是着力培植财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眼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税收贡献能力,下大力气做好财源培植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援企稳岗、企业科技创新等各项惠企政策。二是着力争资立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加强项目谋划和前期准备,为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二)坚持防范风险,推进安全可持续
一是防范库款运行风险。实施重大政策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前,严格按规定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杜绝随意扩大和提高民生政策保障范围及标准。密切关注收支紧平衡下资金支付风险,把库款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精打细算支出大盘,加强财政运行保障,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二是扎实做好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对政府债务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工作,继续完善相关化解方案,细化债务化解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完善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管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对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强化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做细做实项目储备,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债券资金拉动投资的积极作用。
(三)坚持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严格执行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根据财政运行风险防控,对行政运行经费按比例压减,大力清理压减低效支出项目。二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在安排支出时严格按照零基预算改革要求:“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大事要事支出、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五级支出优先序安排,前序支出没有足额保障的,不得安排后续支出。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市委六届七次八次会议、县委八届八次九次会议精神,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坚持为民服务、开拓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