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9-17 15:52 信息来源:怀化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HCR-2020-01003

怀政办发〔2020〕10号 

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怀化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怀化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15日        

怀化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0—2022年)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9〕69号)文件精神,加快怀化市服务业提质增效,努力把怀化这座五省通衢城市建设成为“西南明珠”,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依托我市产业优势,建设服务业强市,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对接成渝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区域服务经济中心。到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稳定在65%左右,年均净增“四上”服务业企业80家,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服务业知名品牌。

二、重点产业

1.现代物流。强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物流节点建设,高标准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全省冷链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编制实施《怀化市物流枢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怀化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促进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向通道节点城市建设,依托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道和民用航空,搭建中欧班列、无水港、保税区、机场口岸等对外开放平台,积极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怀化编组站枢纽作用,打造湖南(东盟)货物集散中心,开通怀化至东盟班列。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强化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督促指导有关县市区做好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规划。全市乡镇物流配送站覆盖率、村级配送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特色农产品冷藏运输率提高到50%左右。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物流、智慧物流和城乡配送等物流新业态,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园区和A级物流企业,规划建设怀化东盟国际产业园。落实湖南省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加快绿色物流发展,搭建大湘西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标准化单元化物流设施设备共建共享。到2022年,全市物流业总收入突破1400亿元。

2.现代金融。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重点推进“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洪江市试点及其他6县分支机构建设,力争引进1家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企业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争新增2-3家企业主板上市、3家企业新三板挂牌,湖南股交所挂牌企业县域全覆盖,培育一批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支持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创新企业在股交所科技创新专板挂牌。积极发展地方股权交易市场。鼓励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等风险投资。加快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等供应链融资和“信易贷”“融通贷”“全民保”等融资。探索大数据、区块链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风险能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加大怀化经开区武陵山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等地方类金融企业发展。做大市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规模,加强对地方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服务,设立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发起设立地方类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金融业态。到2022年,确保70%以上贷款用于本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存贷比达到65%以上。

3.信息服务。加快培育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信息服务。落实湖南省大数据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云计算中心和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支持怀化经开区建设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深化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农业”,探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出台加快全市5G产业发展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与全省同步实现5G商用,推动5G网络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工业互联网、商贸物流、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通信服务、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区域信息服务等领域,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完善农村地区光纤、4G网络覆盖,确保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均为100%,自然村光纤和4G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5%。

4.科技服务。编制实施《怀化市“十四五”科技事业发展规划》。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型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高新技术企业19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家以上。在优势产业领域自建、引进和共建一批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市内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共享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

5.商贸商务。发展工程设计、会计审计、咨询评估、信用中介、法律服务、安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规划建设和提升一批高端化、现代化、智能化商务楼宇,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吸引一批企业总部、区域总部、采购中心、财务中心等驻怀发展,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把怀化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重要会展基地,推动提升怀化国际会展中心水平,做大做强武陵山(怀化)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湖南西部(怀化)汽车展销节等会展品牌。实施商贸流通“千百工程”,培育壮大10家重点餐饮企业、10家重点酒店、10家重点零售企业、10家重点批发企业、10个商贸流通综合体,争取我市更多企业进入全省“零售百强、批发百强、酒店百强、餐饮百强、电商百强、商贸流通综合体百强”。推动好伴、佳惠鲜天下、快乐惠等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支持万达、步步高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高起点规划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激发购物、餐饮、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夜间消费,重点打造1—2个夜间经济品牌商圈。开展“汽车下乡”等系列促销活动,加快出台促进消费政策。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商贸服务业企业增至80家,年度营业总额达到15亿元。

6.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和引进,大力推广“湖南省电商扶贫小店”,培育数字商务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与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整体推进示范市和通道、会同、溆浦等11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加快发展线上销售与线下体验紧密结合的新零售新业态,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以跨境商品交易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怀化—东盟跨境电商发展。力争全市省级电商认定企业达到100家,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7.生态文化旅游。支持怀化经开区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怀化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制定实施《怀化市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加快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主动对接大西南旅游圈、张吉旅游圈、桂林旅游圈、成渝旅游圈等重点旅游经济圈,形成区域特色旅游战略联盟,着力打造怀化侗苗风情、古城商道、沅澧山水等一批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加快推进溆浦北斗溪民宿小镇、洪江古商城、通道县坪坦乡等特色文旅小镇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培育发展汽车租赁服务、自驾房车营地、低空旅游、特色民宿、体育旅游、户外探险、研学旅行、工业旅游、文化旅游装备等。全方位实施文化旅游广电体育整合宣传推广,提升“神韵雪峰·嗨游怀化”文化旅游品牌。抓好市县两级游客服务中心、溆浦思蒙、烟雨洪江、黄岩旅游区、高椅古村、坪村粟裕故居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新增4A级旅游景区2家以上,力争新创高星级旅游饭店1家以上。到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量达到7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20亿元。

8.医养健康。实施医养健康产业发展“1+8”规划,稳步推进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加快发展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医疗康复、心理咨询、体育健身、康养产业等。培育拓展药品流通、医疗器械、中药材和化妆品市场。规范发展社会办医和第三方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医院”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加快怀化医养健康产业园建设。合理引导培育有资源禀赋、有产业基础的地区建设产业园区,建成专业医养健康产业园区10家左右。着力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和运营养老服务机构。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三年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合作,提升一批社区(乡镇)医养服务能力。

9.居民和家庭服务。发展物业服务、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发、洗涤、家电维修、摄影、代驾等。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引导家庭服务企业多渠道、多业态提供专业化的生活性服务,创建一批知名家庭服务品牌。加快怀化本地菜品牌的宣传推广,支持我市龙头餐饮企业走出去,到市外设立品牌店,开展连锁经营。开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完善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重点培育30家左右大型家政示范企业,带动100个左右贫困村的富余劳动力从事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务,逐步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实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工程,加大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力度。

10.节能环保服务。推行合同环境服务商业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专业化、高效化、系统化发展。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体系。推广多种形式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开展咨询、设计、托管等“一站式”节能综合服务,发展节能量审核、能效检测等服务。支持发展生态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等服务,积极发展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推行市场化机制,推动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交易。积极推行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和危险废物第三方治理。

11.文化体育服务。建立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培育潜在需求旺的体育消费新业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开展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积极发展登山、户外徒步、马拉松、龙舟、自行车、广场舞等项目,打造洪江黔阳古城国际半程马拉松竞赛、“龙腾潇湘”沅陵溆浦龙舟赛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品牌。

12.房地产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住房供需结构,化解房地产库存,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三、重点工程

1.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壮大骨干企业,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筛选一批营业收入高、税收贡献大、就业人数多的服务业企业,争取纳入省服务业“双百”工程,在资金安排、金融信贷、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对总部企业按企业缴纳主体税种增量市县财政所得的50%进行奖补,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的服务业盈利企业管理团队,可“一事一议”。培育新兴企业,聚焦信息技术服务、研发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商贸、检验检测等新兴服务业领域,鼓励市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在符合投资要求的情况下加大投资。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企业。引进总部企业,聚焦“三类500强”、全国重点行业100强、大型央企、湘商企业和怀商企业开展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引导其来怀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2.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按照“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实施一批、竣工一批”原则,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每年筛选100个左右示范效应突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纳入市重大产业项目予以重点推进。争取一批带动全局的项目进入国家、省服务业布局规划和项目盘子,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资金支持项目。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怀商大会和健康产业博览会,积极争取承办国家级、省级主题论坛会展、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和湘商大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促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县市区政府统筹各类专项资金,采取租金补贴、物流补贴、厂房代建、人才奖励等方式,对服务业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优化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审批手续,全面推广“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

3.平台载体提升工程。支持技术交易、移动支付、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物流共同配送等专业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对重点平台企业,按贡献情况给予一定奖励。开展工业互联网APP培育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平台、企业和专业机构,建设省级工业技术软件化创新中心。积极对接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建立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有序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高标准建设怀化经开区商贸商务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复核。支持各县市区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推进服务业集聚区与工业集中区“两区融合”,落实与省级工业园区同等政策待遇,在工业园区内部打造一批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区中园”“园中园”。支持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进口直销等外贸平台建设,全力建设内陆“无水港”,加快筹建“一带一路”外贸进出口加工园,推进跨区域口岸通关合作。

4.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服务业质量、标准、品牌建设行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鼓励市场主体注册商标,争创“湖湘服务”品牌,建立服务业品牌库,每年统筹相关专项培育1-2个品牌。推动服务行业标准体系建设,针对健康养老、中医诊疗、现代物流等服务领域,鼓励企业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提高服务领域标准化水平。制定我市服务业质量提升奖励办法,对新增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马德里商标、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以及主导或参与服务业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市级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由市财政给予专项奖励。指导相关企业、团体申报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加强服务业品牌宣传,开展地域品牌、老字号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我市品牌影响力。加大品牌保护力度,依法打击品牌侵权行为。

5.生产性服务业补短板工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心城区、工业集中区等,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在财税、金融、用地和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分离出非核心但具有比较优势的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第三方物流等服务功能,设立独立法人企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水平,建设一批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推进靖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新建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0家以上,力争创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2个以上。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围绕先进制造企业共性需求,建设一批技术推广、检验检测、产权交易、数据处理、人才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四、保障措施

1.健全推进机制。成立怀化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由市人民政府市长雷绍业担任总召集人,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扬平担任副总召集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欧阳明、杨林华、邓小建、唐浩然、熊安台担任副召集人,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怀化海关、怀化银保监分局、人民银行怀化中心支行、市委绩效办、市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定期协调解决方案推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席办)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等原因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各重点领域牵头部门按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按季度调度分析行业发展情况。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本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建立总部企业培育引进和奖励扶持机制,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全程跟踪服务,总部经济专项奖励资金从年初预算“财源建设奖补资金”中列支。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完善“四上”企业和投资项目培育入库奖励机制,推进服务业全行业统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加强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定期发布相关统计信息和监测报告。

2.强化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使用方向和扶持重点,优先支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优先保障服务业重大项目、领军企业和集聚区用地需求,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等方面予以倾斜,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政府、银行、企业风险共担的服务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推广适合服务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通过首发、再融资、股权等方式直接融资,并按规定予以一定奖励。建立服务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及时发布引才需求清单。落实“怀化人才新政24条”,将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纳入五溪人才行动计划,为顶尖人才和团队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鼓励服务业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补贴。

3.优化发展环境。积极申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新兴产业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探索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农业农村六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继续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扎实推进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

4.加强考核监督。市联席办按照确定的三年攻坚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并定期通报方案实施情况。将行动方案重点工作纳入年度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科学制定考核标准,由市联席办牵头,会同市委绩效办、市统计局共同组织实施年终绩效考核。强化区域差异化考核,引导各县市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形成合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