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靖州 > 靖州文化

靖州锹里地区所唱的歌为何叫做苗族歌鼟

发布时间:2018-08-01 11:12 信息来源:中国花苗网

靖州锹里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湘黔两省交界之地,地域相当广阔,不但有苗族,也有侗族,不仅苗族唱这种曲调的歌,侗族(比如三锹乡地妙,藕团乡新街、潭洞、大溪、塘龙、团山等地)也唱。贴切地说,这里所唱的歌,应该叫“锹歌。

尤为重要的一点,这种歌除了饭歌调、少数童谣用苗语来唱外,其他的腔调都是用一种叫“酸话”的语言来演唱。这种语言不全似当地汉语方言,也不全似苗语、侗语,只有这种非汉、非苗、非侗同时又似汉、似苗、似侗的与众不同的语言,用来唱歌才顺口、易学。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把锹歌称之为苗族歌鼟的确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之嫌。

所以,有人对锹歌的命名产生质疑,也是不无道理、可以理解的。于是,通过反复斟酌,我觉得自己既然那么喜欢苗族歌鼟,对苗族歌鼟也有较深的认知,很有必要对苗族歌鼟的来历再写一点文字进行补充。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希望对苗族歌鼟的“外行”们有所帮助。

其实,锹歌称为苗族歌鼟的时间并不长,以前锹里人直接就叫唱歌,外地人则说是苗歌,直到这种歌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才有了苗族歌鼟这个神奇而古怪的名字。

过去,在漫长的岁月中,锹歌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就是锹里人在日常生活和做好事、办喜事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而已。新中国成立后,才陆续被一些专家学者如贺绿汀、白诚仁、吴宗泽等音乐大师发现、推荐,并得以传世,被誉为“民族瑰宝”“天籁之音”和“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活化石”。自从申遗成功后,已经唱响五湖四海、神州大地,甚至漂洋过海、惊艳全球。

靖州三锹一带(也称锹里地区。当时的三锹包括现在的新厂、平茶、藕团、大堡子等乡镇的一部分和三锹乡全部)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这里的少数民族同胞酷爱唱歌,把唱歌与种田、吃饭看得同等重要,唱歌成为他们相互之间思想、感情、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成就了他们追求温厚、谦逊、互敬互爱、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高尚情操和品德。

三锹以苗族为主,这里的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苗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被赶进深山老林。千百年来,长期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苗民在狩猎、伐木等生产、生活及抵御外来进攻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和文化。“锹歌”(因是三锹一带所唱的歌,简称为锹歌)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锹歌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在古老的边远村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欢快的生活,促使先民们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联想。于是,他们模拟大自然的“和声”,编唱出高低重叠的多声部悦耳歌声。后来,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提炼,形成了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从此,锹歌便以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流传于世。

feec00636b0c43799339a1a407449134.jpg

闹井 (申先平/摄)

锹歌按其音乐载体分类,可分为:茶歌、酒歌、山歌、担水歌、饭歌、款歌、嫁歌和三音歌等多种曲调。歌词为七言四句或多句,语言以三锹乡吴姓苗族语言为主,其它姓氏语言为辅。大多采用比兴、夸张、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联想丰富,旁征博引,且寓哲理。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流传久远的故事歌,有歌颂英雄人物事迹的叙事歌,有表达青年男女互诉衷情的情歌,等等。因此,锹歌不仅是锹里群众生息纪事、人际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方式。

锹歌究竟产生于何时,不得而知。由于锹里苗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关于锹歌的起源,历史上的文字记录难以查找,后人难以考证,主要依靠民间传说、故事、歌谣等口传方式了解。不过,《靖州乡土志》曾有记载:“歌肇鸿古,曲变竹枝,咏土风,陈古迹,声绰约,流曼,旷达”。“歌肇鸿古”告诉我们,这种多声部民歌可能源于远古先人在劳动或与自然灾害野兽作斗争时的群体行为中,从声音交流发出的声音而发展来的音乐。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锹歌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充满着古老而神奇的色彩,为把这一原生态的民族音乐艺术更好地保护起来、发扬下去,靖州积极着手为锹歌“申遗”。

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夕,组织申报工作的县文化局为了给锹歌起一个好听、响亮、有味的名字,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无奈,一直想不出好名字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中国音协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怀化市艺术馆的老学者吴宗泽,以及国家民委的专家深入锹里地区,通过调研了解锹歌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后,提议以“苗族歌鼟”为申报名称。这一新奇的倡议,使大家眼前一亮,为之一振。

为什么有这样奇特的想法,命这样别致的歌名呢?虽然锹里地区的侗族也会唱锹歌,但主要群体还是苗族,所以冠以“苗族歌鼟”没有异议。不过,苗歌也有多种形式、多种腔调,必须要突出地域性、民族性,这样才能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

于是,为了区别和其他苗族支系的苗歌,吴宗泽等专家根据锹里山区多石阶、沿坡而上、步步登高的环境,且锹歌又具有声部由低至高、高低起伏、婉转跌宕等特点,加之“鼟”在锹里语言中是阶梯或“相互比拼”的意思,形容歌声像一层一层搭起的梯子,觉得取名为“歌鼟”较为形象和贴切。

申报组的专家学者及领导听取了吴宗泽等专家的建议,并把初步想法告知苗乡侗寨有关歌师,多数歌师也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好,结合实际、富有特色,人们便于认同。

实际上,“苗族歌鼟”最大的魅力和内涵就在这个难认的、复杂的“鼟”(teng)字。从字面上看,表示为击鼓的声音,而用当地语言理解“鼟”字,却是“上台阶、步步登高”的意思,暗示苗族歌鼟声音高低起伏大、音域宽广的特点。这样的命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越稀奇古怪的东西,越给人神秘感、让人无比向往。或许正因为如此,苗族歌鼟这奇怪的名字反而给人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的印象。实践也证明了这个名字的价值,申遗成功后,苗族歌鼟的招牌越来越响亮,魅力越来越熠熠生辉。

这,就是苗族歌鼟的来龙去脉。

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苗族歌鼟的命名已经成为了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苗族歌鼟的品牌也成为了一个美丽的文化标签。回忆过去,是为了不忘历史;展望未来,是为了更好前行。让我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把苗族歌鼟一如既往、一往情深地发扬光大!